苍洱点金润五章|大理市农商行执笔作答金融“五篇大文章”
当苍山雪线融作十八溪奔流,漫过千年茶马古道的蹄痕;当洱海清波浸透扎染匠人的蓝靛经纬,晕开高原经济的肌理......在云南省联社的引领下,大理州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单位——大理市农商行以“苍洱为卷、初心为墨、金融为笔”,深耕沃土,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宏图落笔为“白州”大地上的“五维长卷”,持续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农信担当。
智汇苍洱 点活创新星火
当科创企业困于“专利锁在抽屉里”,大理市农商行破解无形资产的“信用密码”,针对科创企业“专利变现难”,大理市农商行创新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机制,引入技术专利市场转化率、产业链协同等“未来价值标尺”,为科创企业“解冻”资金链,让创新火种燃向产业原野。云南江南特变电气公司手握23项变压器专利却面临原材料采购资金短缺问题,2025年4月,大理市农商行以专利权质押发放400万元贷款,助力企业产能提升30%,巩固“云南高新技术企业100强”地位。企业负责人感慨:“专利变‘红利’,创新底气更足了!”大理市农商行还同步支持大理福泽农生物科技公司以4个商标质押获146万融资,推动绿色肥料研发升级。截至2025年6月末,大理市农商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27户,贷款余额24638万元,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253户,贷款余额14.71亿元。
点水成金 守护洱海碧波
大理市农商行立足大理“生态立州”战略,将绿色基因融入金融服务,创新构建“水权赋能”生态价值转化体系,联合州县两级水务部门建立取水权评估、质押、登记全流程机制,将“绿水青山”量化为“信用靠山”。大理七彩佳源公司凭《取水权证》3日内获贷30万元“取水贷”,抢抓春节生产旺季;剑川米子坪水电站以取水权质押获200万元贷款升级设备,发电率提升20%......2025年全州农信社累计投放“取水贷”近2000万元,占金融机构同类业务50%以上,实现12个县市全覆盖。截至2025年6月末,全州农信社绿色信贷余额超过32.77亿元,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超1928户,持续用农信力量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精耕细作 润泽万千烟火
大理市农商行打造“特色产业+链式金融”普惠模式,围绕“一县一业”开发专属产品,丰富金融货架,推出“农信大‘理’包”。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五快”模式,实现“需求快响、服务直达”,高效推动融资从“纸面”落到“地面”。漾濞农商行采用“法定代表人+大股东连带责任担保”破解洗涤企业担保难题,投放123万元贷款入选省发改委编发的《全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典型经验做法》;剑川农商行推出“乡村振兴 白乡惠系列”产品,实现金融支持当地种养殖端、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全覆盖,惠及4000余户,金融超过7.5亿元;大理市农商行为挖色镇梵宿客栈提供200万元“农担贷”激活文旅产业,持续投放“苍洱巾帼贷”支持蓝续扎染坊,带动当地30余名手艺人就业增收;巍山农商行针对特色小吃产业推出“特色小吃贷”“商易贷”等产品,以金融之力积极延伸这一“国字号”金字招牌的价值链和影响力。截至2025年6月末,大理农信各项贷款713.5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93亿元,占比69.09%;小微企业贷款264.44亿元,占比37.06%。
适老服务 托举“银发”幸福
构建“适老服务+机制赋能”双轨生态。推出“银发幸福存”专项储蓄产品,执行利率上浮10个BP。大理市农商行率先在全辖内完成30个网点适老化改造。67岁的刘琼仙办理首笔大理农信“银发幸福存”时赞叹“我年轻时就和农信社打交道,一晃40多年过去了,还是觉得在这里办理业务安心放心”。全州农信社针对行动不便、重病卧床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居家办理等便捷服务,持续推广“简约版”手机银行、开设“爱心窗口”等,用农信温度在金融空间里辟出适老桃源,让服务触角延伸至时光深处。截至2025年6月末,全州农信社“银发幸福存”系列产品存款余额19.19亿元,用心呵护超过2.8万名老年客户的幸福晚年。
数链“白州” 重续古道弦歌
利用“平台赋能”和“数据增信”叠加效应,依托“融信服平台”实现贷款线上申请、极速放款。弥渡农商行利用“3582双绑”机制在弥渡菜畦里连起企业、农户与农商行的数据“金链”,助力“大荒地”变“聚宝盆”,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升级。大理市农商行则依托“扫码登记+一键打印”功能,实现合同要素自动抓取,线上对接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动客户需求高效落地,清单内企业贷款审批周期大幅压缩。宾川农商行在“葡萄文化旅游活动周”通过专项授信多家合作社助力电商渠道建设,把宾川专属的“水果甜蜜”分享到大江南北。截至2025年6月,全州农信社累计走访小微企业超9.6万户,通过“融信服平台”累计授信金额58.90亿元,占全州金融机构授信总额的50%以上;通过“融信服平台”累计放款户数9124户,金额47.27亿元。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大理农商行以五篇“锦绣文章”作答新时代考卷,让科技火种在车间“燎原”,将绿色基因植入金融血脉,使普惠甘霖浸润阡陌乡野,把养老愿景绘成幸福实景,用数字桥梁跨越山海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