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品质特色速溶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下关沱茶启动
7月29日,由大理州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三方共同承担的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品质特色速溶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启动仪式暨“云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授牌仪式在下关沱茶集团公司银桥厂区举行。
公司质量技术总监蒲松涛主持活动。他详细介绍了活动议程,并隆重介绍了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与嘉宾:大理州科学技术局代洁文副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勇泉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张建群科长;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下关沱茶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赵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成员;云南日报资深记者陈云芬;大理市工业信息和科技局蔡瑜副局长;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褚九云;副总经理杜发源、监事会主席朱子纲及公司技术、研发、生产、营销、财务、行政、人力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见证项目启动仪式及授牌仪式。
大理州科学技术局代洁文副局长在活动致辞时表示,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的科技主管部门,对该项目成功立项为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高校与科研院所等专家团队的支持表示祝贺。希望三方强化项目落实,履行好各方主体责任,确保项目目标、实施任务、资金使用等高效规范开展。同时注重推动科技应用导向成果转化,推进科研技术成果在大理州实现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在领导、嘉宾们共同见证下,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张建群科长向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董事长褚九云颁授“云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牌。
随后,与会领导嘉宾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实施内容、推进举措等方面展开交流。许勇泉研究员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该项目的合作方,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其团队长期深耕茶叶资源的高效利用领域,期待产学研合作三方优势互补,通过延伸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优化工艺开发云南特色的产品、建立高品质特色速溶茶可持续应用的生产线,开发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列产品,提高云南省茶叶资源利用成效,延展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云南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共同书写茶产业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张建群科长指出,作为参与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向长期支持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工作的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表示感谢。以赵明教授科研团队为代表,学校长期积极推进产学研项目的开展,科技处将会督促科研团队严把科研质量关,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落地,协助团队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顺利完成。“云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落地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是走深走实校企合作的有力举措。基地将成为科技创新的实验田,人才培养的练兵场,成果转化的直通车。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把更多实验室的论文变成企业生产线上的优质产品,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变成茶农口袋的实在收益,为下关沱茶乃至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下关沱茶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赵明教授,以“高品质特色速溶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产业化为核心,以合作三方的资源及特色优势为切入点,以近年来的茶叶种植规模、茶叶产销与产值等数据为依据,以合作团队具备的智能精准发酵技术、夏秋茶降苦脱涩增甘技术、高品质饮料茶原料制备技术、传承百年的茶叶精制技艺等核心技术为支撑,进行“产学研融合实现茶叶+文旅发展”专题报告,进一步阐明该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
活动尾声,褚九云董事长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大理不仅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理想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大理还是世界沱茶之乡。
下关沱茶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新的消费形态,我们必须立足大理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在地资源,以立足大理、面向全国、拥抱世界的产品眼光,充分发挥百年品牌的历史文化、生产技术、工文旅资源,依托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品质特色速溶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深化落地产学研三方的科研项目合作,以高品质特色速溶茶系列产品为着力点,研发系列区别于传统市场、传统产品的,聚焦年轻化、时尚化、便捷化、健康的,具有市场竞争力与辨识度的产品,同时积极带动传统茶叶消费,助力茶产业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百年品牌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